
|
 |
|
|
|
學習內容 |
|
常識科的主要教學目標乃根據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課程中的六個獨立範疇和科學教育課程中的 |
|
六個學習範疇內選取,指導學生在學習這十二個範疇時,能因應各範疇的獨特性,運用相關的學 |
|
習策略來獲得知識。主要教學目標表列如下: |
|
|
|
|
• |
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 |
能識別人類成長和發展的不同階段 |
• |
了解自己的興趣並明白個人的情緒和行為對自己及他人均會有影響 |
• |
明瞭個人在家庭及友儕中所擔當的角色,並實踐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 |
|
|
|
|
• |
識別事件發生,物件及人物出現的次序 |
• |
認識本地社會經歷不同階段的轉變 |
• |
識別中國社會及其他國家經歷不同階段的轉變 |
• |
認識對國家、民族歷史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及事件 |
|
|
|
|
• |
認識社會中不同的群體和社群 |
• |
認識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
• |
認識中華文化的重要特色 |
• |
瞭解同一文化群體以及其他文化群體的不同習俗 |
• |
參與保護文化與承傳的活動 |
|
|
|
|
• |
知悉居住環境和鄰近地區的獨特形貌 |
• |
比較及解釋不同地方的資源的特點 |
• |
學習運用地圖、書本、影片及考察活動中認識各著名城市或國家的地理特徵實踐保護環境的方法
|
• |
認識全球主要地區的形態和聯繫及其相互的關係 |
|
|
|
|
• |
明白與人、團體及國家分享資源的重要性 |
• |
認識第一、第二與第三產業對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的貢獻 |
• |
明白消費物品及服務不能夠滿足我們所有的慾望 |
• |
明白政府如何運用有限資源來滿足我們的需要及所涉及的成本 |
• |
明白人們會使用不同方法來管理資源的運用 |
• |
參與消費及交易活動以滿足日常生活需要 |
|
|
|
|
• |
識別個人在不同社群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並認識當中所包含的權利與承擔的義務
|
• |
學習尊重他人 |
• |
透過探訪活動,認識本港法規系統的運作 |
• |
認識規則和法例對社會的重要性 |
• |
瞭解政府和地區組織的功能,以及為照顧香港居民的利益和需要而提供的服務 |
• |
瞭解本地的社會團體及政治團體的主要特點 |
|
|
|
|
• |
表現對科學的興趣及好奇心 |
• |
參與探究活動及表現對探索身邊環境的興趣 |
• |
提出或示意有關身邊環境的簡單問題 |
• |
用簡單的科學用詞形容現象的觀察結果 |
• |
在熟悉的環境裡進行簡單的實驗活動 |
• |
經歷解決問題,並從觀察及搜集的資料,總結結果 |
|
|
|
|
• |
覺察不同種類生物的存在,並明白生物與環境之間互相依賴的關係 |
• |
覺察細胞是構成生物的基本單位 |
• |
體驗動物及植物的生長變化 |
• |
覺察新生命的誕生,明白在青春期時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 |
• |
識別個人獨特的面貌,覺察身體各部分的功能,並學懂自我照顧 |
• |
明白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
|
|
|
|
• |
辨別各樣日常物料及它們的用途 |
• |
體驗各樣物料的用途,並明白其重要性 |
• |
投入保護環境的活動,及明智地選用各樣天然產品 |
|
|
|
|
• |
識別在天空中常見的天體 |
• |
明白日與夜的交替,並把這現象與日常生活相聯起來 |
• |
明白氣候及季節的轉變,並明白這轉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
|
|
|
• |
明白各樣物質的發展及應用對日常生活及環境的影響 |
• |
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
• |
關心環境保護工作,參與節約能源的活動 |
|
|
|
|
|
|
|
|
|
|
|
|
Copyright ©2011 THE INCORPORATED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HKSYC&IA CHAN NAM CHONG MEMORIAL SCHOOL |